河东薛氏(4k)
四月初,郝散在潞县起事后,出人意料,风波并没有迅速扩散。</p>
这主要是因为承平日久,人们几乎已经忘却该如何应对战乱了。虽然之前上党就有了不少流言,而且一度流传到雁门郡,但相信流言的人却很少。加上由于地靠京畿,上党郡的郡兵极少,郝散起事后,几乎一夜之间,郡兵半数没于潞县。加上商人稀少,这导致并没有人能去报信,最近的邺城得知上党生乱,已经是七日之后了。</p>
而洛阳再得到军报,就已经在十日之后的事情了。而且邺城上报的之治,到底还是刷新了吏治。可若是等不到明章之治呢?那国局就可能像胡亥当政一样飞流直下。</p>
这事关到国中的每一个人,如何生存,与谁并肩,都是一个不能逃避的选择。对与错,结果上来说,就是鼎盛与族灭的区别。</p>
自己本打算就这样淡然渡过余生,没想到在这个岁数,竟然会面临这样的选择。薛懿一时陷入了沉思,在这种局面下,原本和小主公相互漠视的策略就必须做出改变了。</p>
至少,应该看一眼,远远地看一眼,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。</p>
这么想着,薛懿又忍不住捋着胡须接着幻想,小主公到底是像太子殿下呢?还是像当年的陛下呢?</p>
正猜测间,薛雕问道:“大人,那么在您看来,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?”</p>
薛懿抬起头,重新注视起自己的次子,端详了片刻后,他露出一个久违的笑容,说道:“还是要等县君的命令,没有县君的命令,我们就暂不离开。”</p>
“但是也要早做准备,若小主公的消息为真,避难的命令迟早会下的,我们可以现在就做一些准备,好以后立即离开。”</p>
“准备……”说到这个,薛雕有些茫然,他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准备。</p>
“唉,就是备好马车,装上行李、铺盖、粮食、田契……总之要做好在夏阳过年的准备,还有那些带不走的东西,金银什么的,你安排人,找个隐秘的地方,都埋起来,带不走的粮食,就都发掉,族里的几十名家仆,有愿意跟着我们走的,就带着,不愿意跟着我们走的,也可以放走。”</p>